近期,主打“无菌天然”的可生食鸡蛋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,市场热度攀升。然而,这种鸡蛋是否真的能放心生吃?日常储存鸡蛋又有哪些讲究?
并非绝对无菌 生吃需谨慎
可生食鸡蛋,顾名思义是宣称可直接生食的鸡蛋。其生产过程通过低温消毒、紫外线杀菌等特殊工艺控制致病菌风险,理论上可不经烹饪直接食用,对鸡蛋品质和卫生安全要求更高,因此颇受年轻消费者欢迎。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可生食鸡蛋市场规模近1200亿元,在整个鸡蛋行业中占比约35%。在各大超市,1斤可生食鸡蛋售价约14元,比普通鸡蛋高出10元左右。
虽说可生食鸡蛋是把鸡蛋里的细菌含量限制在严格的标准之内,比如不得检出沙门氏菌。但要说完全“无菌”“天然”,其实更多的还是属于一种商业化的概念,吸引消费者来买单,尤其是这种鸡蛋的保存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。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讲师任超琪解释,这种鸡蛋可能仅做到不含沙门氏菌、李斯特菌,但仍可能存在大肠杆菌、空肠弯曲菌等致病菌,消费者需根据自身体质慎重选择生吃方式。即便生产时达到无菌标准,运输和储存过程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。
熟吃营养吸收率更高
有市民认为,可生食鸡蛋因未经高温加热,营养成分不会流失;也有市民表示,自己吃减肥餐时常用到这种鸡蛋,直接拌入饭菜很方便。从营养吸收来看,市胸科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辛奕表示,煮熟的鸡蛋蛋白质吸收率可达90%以上,而生吃鸡蛋的蛋白质吸收率最多仅50%左右。且可生食鸡蛋与普通鸡蛋在营养价值上并无差异。
对此,律师卫亚妮提示,若因食用可生食鸡蛋导致健康受损,消费者需保留相关证据,包括封存鸡蛋、购买凭证、支付记录、商品详情页、就医记录,以及商家宣称可生食的广告、宣传页中的检测报告截图、第三方检测报告等。发生纠纷后,可先与商家沟通,要求退款退货,并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五条,按购买价的三倍主张赔偿(不足500元按500元算);若商家拒绝,可携带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。
买鸡蛋 这些细节要注意
日常生活中,不少人有清洗鸡蛋后再储存的习惯。但专家指出,这种做法反而可能引发卫生问题。任超琪解释,蛋壳并非密不透风,上面有许多蛋孔。用水清洗鸡蛋时,蛋壳表面附着的病菌、排泄物等脏东西可能会顺着蛋孔进入鸡蛋内部,导致鸡蛋更难储存。如果鸡蛋看起来特别脏,可选择用干纸巾简单擦拭。
在鸡蛋选购方面,专家提示,判断新鲜度是关键。可轻摇鸡蛋,若听到水声,说明蛋黄可能已松散变质,不宜购买。同时,要观察蛋壳状态:避免选择一头特别尖的细长条鸡蛋,这类鸡蛋多因母鸡受应激或年龄过大、产道弹性不足所致,其蛋白质、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可能紊乱,影响吸收;尽量不选蛋壳有血斑、水印斑或比较粗糙的鸡蛋。
此外,打开蛋壳时,若发现蛋清较稀、蛋黄稀薄且各自散开如水分状,说明鸡蛋已不新鲜,应果断丢弃;若鸡蛋有长毛或霉斑,即使加热也无法完全消除病菌残体,可能危害人体健康,绝对不能食用。